选购建议:移动硬盘盒

写在前面

几乎所有人都分得清U盘和移动硬盘——体积小、速度慢而没有数据线的就是U盘,体积大、速度快且需要数据线的是移动硬盘。然而,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随着SSD的普及,移动硬盘和U盘的体积差距开始逐渐缩小,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使用NVME主控的“U盘”出现:高达1TB的容量,1GB/s的速度,却是大号U盘的样子,这怕是能颠覆很多人的想象。

如今,由于电影、音乐、游戏等文件体积的增长,传统U盘的速度和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一个体积比U盘大不了太多,速度500MB/s甚至最高可达4GB/s,且平均每GB容量的价格和U盘相近的移动固态硬盘,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为什么选择移动硬盘盒?

移动固态硬盘(PSSD)是有成品售卖的,代表产品有三星T5、T7,闪迪E61,E30,凯侠XD10等。它们中有的产品体积比常规的移动硬盘盒更小,且外观更好看(一体成型金属机身),通常还拥有更好的防摔甚至防水特性,为什么还要选择移动硬盘盒呢?

对我而言,硬盘盒虽然需要一点DIY,但其实对我而言是方便的,而且我认为性价比更高,原因如下:

  1. 可以将台式机上的硬盘带走用,这样可以节省传输数据的时间和传输数据对硬盘带来的损耗(但是会花费拆装电脑的时间);
  2. 我有很多多余的硬盘,硬盘盒可以将这些闲置的硬盘利用起来;
  3. 成品的移动硬盘只能当移动硬盘,硬盘盒+硬盘这种DIY的移动硬盘可以随时将硬盘拆出,给系统盘硬盘损坏的电脑救急;
  4. DIY方案能让我挑选硬盘的主控和颗粒,而且可以选择带有独立缓存的硬盘。

综上,选择成品PSSD还是DIY,还得看你自己的需求。



为什么不建议使用机械硬盘?

  • 作为移动硬盘,很容易遭遇摔碰、震动、意外断电。而机械硬盘最怕的就是这些,很有可能就会对数据和硬盘造成永久性损伤。

  • 但不代表机械硬盘不能作为移动硬盘:如果是3.5寸机械硬盘,则完全不推荐,因为它像一本书一样厚重,使用起来非常痛苦;如果是2.5寸机械硬盘,则可以当成2.5寸SATA固态硬盘一样使用,但一定要注意防震!



移动硬盘盒型号

因为如今的移动硬盘盒,最核心的技术是SATA/NVME转USB/雷电的桥接主控,因此这里以协议的转换作为分类,以主控的型号作为硬盘盒的型号,聊一下每个主控/方案。在选购前只要选择对应的主控型号的硬盘盒,再挑选一下外观和附加功能即可(硬盘盒的主控/协议一般可以在商品详情里找到,实在没有可以询问客服)

在选购M.2硬盘盒之前,你要确定一下你的M.2硬盘的种类。目前M.2硬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走SATA协议(也叫M.2 NGFF),一般是M.2 B key;一种是走PCI-E协议,大都是M.2 M key。这两种规格的M.2 SSD可以很容易的在物理外观上进行区分。但是要注意的是,早期即便走PCI-E的SSD也有只支持AHCI的,而不是NVMe,比如浦科特M6E,这种SSD是不能用在NVMe的硬盘盒上的,不过这种ssd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下图中,上面是三星860EVO (SATA),下面是970EVO (PCI-E NVMe),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两者外观上的区别。

NVME转USB3.1 Gen2 (10Gbps)

价格通常在100~200这个区间中,如果你有太多的钱或者有信仰,可以选择ROG那款,还带RGB呢

1. 祥硕ASM2362

这款主控发热较大,但性能还算稳定。由于这个主控的制造商是话说的子公司,因此那款带灯的ROG硬盘盒也是这个主控。经测试,这款主控的电流要比另外两款稍大,因此在使用大电流硬盘时,手机可能供电不足。缺点是当USB Type-A转Type-C线材不支持USB3.1 Gen2时,插入主板USB3.1 Gen2接口,使用一段时间可能会掉盘;我因为这个bug还功搞到了ASM2362的三款固件和烧录固件的软件,只不过卖家的教程实在太含糊了,我在摸索出使用方法后,写了一份详细的教程给卖家发回去了😂,详情可以看我的B站动态

固件烧录软件、固件、使用教程:点击下载 访问码: v3qv

2. 小螃蟹RTL9210

小螃蟹也就是瑞昱Realtek,你的电脑的声卡大概率是这个公司的产品。这款主控发热最低,且性能不错,但是会增加SSD的异常关机计数(不管你在USB设备里面有没有正常弹出,甚至是正常关机,都会增加,对固态硬盘来说,异常关机计数是计算SSD健康度的一个参数),新款固件貌似解决了这个问题,烧录软件和教程在下边:

固件烧录软件:点击下载 访问码: sk4b | 刷机教程

3. 蓝硕JMS583

早期的NVME硬盘盒采用的主控。这款主控发热很大且稳定性差,长时间使用导致过热以后会严重影响性能,尤其是随机读写性能。我使用时还发现,如果将Ubuntu18.04系统安装到这个硬盘盒的硬盘中,在B450和B550主板上读写速度会非常慢,无法使用。不推荐购买。

M.2 NVME或SATA转USB3.1 Gen2 (10Gbps)

如果你既有M.2 NVME,又有M.2 SATA的需求,那你只能选择小螃蟹RTL9210B主控,性能和问题和RTL9210一致,只是增加了对M.2 SATA的兼容,(当然价格也增加了)。上边的固件烧录软件RTL9210B也可以使用。

M.2 SATA转USB3.0 (5Gbps)

主流价格在60元以内,少数做工好一些的可能会要70~80,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便宜。

因为SATA3和USB3.0的速度都是5Gbps,所以也没什么性能上的大坑,只需要主控支不支持UASP以及TRIM,支持才能发挥出SSD最大的性能水平。

这些硬盘盒大都用的和标准的2.5寸SATA硬盘盒一样的主控,比如常见的VLI716,JMS578,ASM235CM等主控。

另外ASM235CM就是ASM1351,ASM225CM就是ASM1153E,两者均不支持TRIM指令。但是由于主控本身比较强,所以采用这两者主控的盒子其实也是可以买的。

2.5寸 SATA转USB3.0 (5Gbps)

可以参考上面的,主要是VLI716,JMS578,ASM235CM等主控,没有太大区别。

需要考虑的只有价格、外观和质量了。我曾经趁打折买过一款小厂的,价格非常便宜,15.9元包邮,JMS578主控,金属外壳,我贴了一块导热硅脂垫使外壳给主控散热。性能和稳定性没问题,就是做工实在太差,一是没有减震设计,二是外壳非常松,把硬盘盒立起来,如果是机械硬盘会直接滑出来。后来我干脆使用电工胶带固定。

NVME转雷电3/USB4 (40Gbps)

NVME转雷电3的主控目前只有JHL6430和JHL7440,未来可能会有8系列的主控

JHL主控不支持USB协议,也就是说如果是标明“雷电3”的硬盘盒,只能在雷电3/雷电4/USB4接口上使用,无法在不支持雷电协议的接口上使用。请一定要确认你的设备有雷电接口!

那些所谓的USB4的硬盘盒,其实是JHL7440+JMS583双主控的方案,接雷电接口就走JHL7440,接USB接口就走JMS583,市面上的相关产品有阿卡西斯、奥睿科、佳翼等,主板都长一个样子,全都是这个公版方案,就选自己喜欢的外观,选做工散热好即可。

NVME转USB3.2 Gen2x2 (20Gbps)

只有祥硕ASM2364这一款主控支持,因为这个协议支持的主板也很少,所以厂商也不愿意做这个协议的硬盘盒主控。这个主控没什么槽点,性能和稳定性都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



一些特殊的硬盘盒

  1. DOCKCASE 可视化M2硬盘盒,主控是RTL9210B,显示屏可显示硬盘型号、健康度、分区和硬盘保护时间等信息。京东日常售价399起,可以说是土豪的玩具了。
  1. ROG 幻影高速M2硬盘盒,主控是ASM2362,带一个RGB灯条和败家之眼LOGO,支持Aura神光同步。另外这款硬盘盒是带有导热垫的,且散热好就是卖点之一,属于是免工具拆卸里散热最好的一批了。不过京东日常389的售价也属实不便宜。
  1. 扩展坞和M2硬盘盒一体化的产品。很多厂商都有类似的产品,相比扩展坞+硬盘盒的方案,可以少带一套线、一个盒子和少占用一个Type-C接口,但是当视频输出时,硬盘和视频数据的速度肯定会互有影响,因此此类一般为雷电接口,或者M2使用SATA协议。代表的产品有海备思的UC62,它也曾在影视飓风关于iPad Pro的评测中出现过,有NGFF和NVME两个版本,价格差了160r。


关于外观和设计再说两句

如果你看了足够多的型号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硬盘盒是一样的,仅仅是厂商的打标不同,这其实就是之前所说的公版设计——外壳、PCB完全相同,只是包装盒和硬盘盒上印的LOGO不同。这种情况下,同种设计选择价格最便宜的就好。

现在M.2硬盘盒基本上可以分为免工具拆卸和需要工具两种。免工具的方便切换使用不同的M.2硬盘;需要工具的方便贴导热垫,对硬盘和硬盘盒主控的散热会更好一些;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情况,比如ROG硬盘盒。选购时还是主要以你的需求和你要装进去的硬盘的发热量来选择合适的硬盘盒,必要时甚至可以选择带有风扇的硬盘盒。不推荐购买亚克力的硬盘盒,尽量购买全金属的版本,因为前者耐用性和散热效果差很多。



传统U盘可以被移动硬盘完全替代吗?

一般的移动硬盘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U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一些操作系统的安装、固件更新等,需要U盘作为介质,移动硬盘通常无法被正常识别:

    使用微软官方的Windows10安装工具,无法选择使用移动硬盘制作装机盘;

    一些主板刷BIOS需要使用U盘,比如MSI B550M MORTAR,需要使用主板的M-FLASH USB接口更新BIOS;

    当固态硬盘更新固件,而其作为系统盘时,需要使用U盘制作启动盘,在gurb中运行,比如KIOXIA硬盘的固件更新,使用SSD UTILITY会显示“此为系统碟,无法在操作系统执行下进行更新,您可创建开机版U盘来开机并执行更新”。

  2. 一些U盘可以做得很小,体积和无线鼠标接收器差不多,比如三星FIT系列和闪迪酷豆,这种极致的便携可以满足一些特殊需求,比如插在车内存放音乐或者挂在钥匙链上等。

但是,目前已经有厂商将移动硬盘主控和颗粒放到U盘的外壳内,比如CHIPFANCIER的产品,价格稍贵。



参考资料

电脑吧评测室 - M.2硬盘盒选购指南

Chiphell - 闲着无聊入了个ASM2362的盒子,顺便拆了

AirChip - Realtek RTL9210固件 AB版本1.27.24.090721

知乎 - 关于移动硬盘盒的主控芯片问题?